1. 
        
                          歡迎來到連云港市正析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官方網站!提供:連云港心理咨詢,連云港心理治療等服務! 電話:0518-81593168 手機:18052330168

                          教育百科

                          您的位置:首頁 > 家長課程 > 教育百科

                          被人排斥、不被理解而感到痛苦時如何自愈

                          時間:2021-11-18 查看:200

                          微信圖片_20210227170027

                          作者:周成松

                          人類是群居動物,但往往居于其中的很多人卻又很孤獨;群居是集更大的資源發展生存力,但其中很多人卻又相互排斥著。

                           成人的世界,合作還是排斥,更多的有著客觀需求方面的因素,如果我們看懂事件背后的本質,就自然不會因為被排斥而痛苦,但這需要成人的不斷學習和成長。

                          對于兒童和青少年,這種社會排斥往往帶有主觀性,往往是跟情感、關系的需要有著很多的聯系,而青少年又很難有渠道和辦法主動擺脫這種排斥或者是感覺到被排斥的感覺。

                          下文描述的社會排斥主體是兒童和青少年,但本篇文章中的療傷方法適用于所有人。

                            軒軒同學很無助的說:“他們倆說話的時候,我一靠近他們就不說話了,然后也沒人理我?!?/span>

                          雯雯同學說:“我都等他們把話說完了再說話,而且是順著他們說的,他們沒有人回應我?!?/span>

                            明明同學說:“我發現他們聊的都是游戲,我感到很無趣,我也不喜歡游戲,也嘗試去學點游戲好和他們聊天,但是真的融入不進去?!?/span>

                          上邊三個同學是初中和高中生,他們都在接受抑郁相關方面的調整,而類似的誘因等情況在青少年世界普遍存在著。

                          婷婷是某省的一個高三復讀生,2015年的時候找到我在心理輔導,那個時候她正在用精神科類藥物,她總是感覺周圍人在攻擊她,我們通過記憶梳理,發現早起的起點事件可以追溯到幼兒園,幾個小朋友故意的孤立和“詛咒”(詛咒實際上只是幼兒的游戲)。

                           社會排斥(social ostracism)或感受到社會排斥給人帶來壓力和痛苦。這個壓力和痛苦不僅僅體現在心理上,發展至一定階段的時候,就會表現在生理的癥狀上,比如緊張性頭痛、胃疼等。還有的兒童和青少年因此而恐懼上學,甚至出現進校門前就出現頭暈頭痛嘔吐等癥狀,這些和社會排斥相關問題產生的心理和生理反應,讓他們的身體表現出更多的痛苦,而這種痛苦反應區域,和大腦管理生理疼痛的反應區域是一個區域,所以,他們的疼痛反應是真實的。

                           在信息化的時代,虛擬的空間里同樣存在著社會排斥,我們很多青少年在虛擬的空間里交往,同樣會感受到社會排斥,比如語言討論過程中沒有人回應你的話題,或者說你突然發現你被某某移出群聊,你可能會感到痛苦甚至很憤怒,當然,群成員可能沒注意到你的問題,或者說移除你是沒有任何的特殊用意,或許只是源于他們管理的需要,只是不知道你有如此強烈的反應,但是,這種感覺,對于被移除者,感覺特別的不舒服。

                           社會排斥會在每個人的一生的發展中的不同的階段的社會關系中會以不同的程度和范圍內存在著,當你遇到類似的問題,如何化解呢?

                             找到能夠緩解社會排斥帶來的痛苦的策略非常重 要。一般來說,人們會以三種方式來應對排斥:(1)趨近(moving toward);(2)反抗(moving against);(3)遠離(moving away from)。趨近可能 有助于個體重新融入群體。當個體覺知到自己不太可能重新被群體接納時,他們可能會采用反抗和遠離來應對排斥。

                           在社會排斥中,一個人的成長經歷中安全感越是缺失的人,或者家庭氛圍不是很和諧情況下長大的,同時也會感覺在群體中缺乏歸屬感,他們往往因為無法撫平這種被“傷害”的感受而影響到注意能力、學習效率、人際關系等,甚至有的孩子除了出現心身癥狀之外,還會發生輟學等改變人生軌跡的情況。

                          遠離策略包括尋求孤獨感和避免與他人的交往。這一策略主要是為 了緩解社會排斥帶來的痛苦,并保護自己不再次受到傷害。

                          親近自然是受到社會排斥的個體可以采取的遠離策略之一。

                          親近自然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實現的,尤其是現代的校園和城市建設都注重綠化。

                            有心理學學者專門做了相關的研究,相關論文如《欣賞自然風光可以降低社會排斥帶來的痛苦(Viewing nature scenes reduces the pain of social ostracism)》。該論 文發表于美國《社會心理學雜志》(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21 年 第 161 卷第 2 期上,研究者包括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Ying Yang, Lishen Wang, Holli-Anne Passmored, Jing Zhang, Lifang Zhu 和 Huajian Cai。

                          本研究共包含四個子研究,旨在檢驗欣賞自然的照片是否能通過緩解個體現在的痛苦水平、增強個體現在的情感平衡和自尊、促進個體對基本情感需求滿足(自 尊、控制、歸屬感、意義感)的回顧性滿意度來促進個體從社會排斥中恢復。本研究從四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研究一

                          WIND,RAINFLOWERS


                           通過按照實驗程序,被試回憶被排斥的或被接納的情形,讓自己好像再次經歷這個過程,然后看預先選好的風景照片。實驗結果支持欣賞自然的照片可以緩解社會排斥帶來的痛苦體驗,并促進個體從排斥中恢復。

                          研究二

                          WIND,RAINFLOWERS

                           本研究將探討欣賞綠色(樹木)和藍色 (大海)自然環境對幫助個體從排斥中恢復的效果。通過按照實驗程序,被試在實驗情境中被真實的體驗到被排斥和被接納的情況下,進行風景圖片感知實驗。實驗二在一定程度上重復了研究一的結果,并發現綠色樹木和藍色大海 的圖片在緩解社會排斥帶來的消極影響上有等同的效果。

                          研究三

                          WIND,RAINFLOWERS


                          研究三旨在比較欣賞更令人敬畏的自然景觀照片(高山)、欣賞樹木或大海的照片對幫助個體從排斥中恢復的效果。本研究中包含了四種類型(樹木,大海,高山,城市)的照片。本研究是在研究一和研究二被試的基礎上,讓其選擇不同類型的風景照片。發現欣賞樹木、大海、城市比欣賞高三更容易情緒平衡。研究結果支持欣賞自然的照片(可能尤其是比較平常的自然的照片)可以緩解個體因社會排斥產生的消極感受。


                          研究四


                          WIND,RAINFLOWERS


                            研究 1,2 和 3 的結果也可能是由于城市的照片會阻礙(而非自然的照片會促 進)個體從社會排斥中恢復。因此,研究 4(N = 222)中采用了和研究 1 相同的 程序和材料,但增加了控制組(欣賞中性圖片)。研究 4 重復了前三個研究的結 果:在回憶了社會排斥的被試中,欣賞了自然的照片比欣賞城市或中性照片的被試 報告了更少的社會痛苦、更高的情感平衡,且對于他們回顧和再體驗的社會排斥有 更高水平的基本情感需要滿足。城市和中性情境下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發現,欣賞自然的照片可以幫助個體從社會排斥帶來的消極 影響中恢復。這種促進作用一方面體現在促進個體當下的情緒感受上(更低水平的社會痛苦,更高水平的情感平衡和自尊)。

                           如此,你會發現,當你在遇到人際關系問題的不舒服甚至痛苦時,欣賞風景的圖片,最好的是直接走進你身邊的風景里面去,去欣賞那一花一草,你會發現,痛苦降低了,幸福感也會隨之提升。

                            當你在人際關系中困擾的時候,走進你身邊的自然吧,享受你免費的心靈解藥。

                          參考文獻:

                          WIND,RAINFLOWERS

                          1.美國《社會心理學雜志》2021 年第 161 卷第 2 期—— , 2021, 161 (2)

                          2.華人心理健康報(Chinese Psychology and Health Times)-信息交流 ISSN 1937-9161

                          3.《欣賞自然風光可以降低社會排斥帶來的痛苦(Viewing nature scenes reduces the pain of social ostracism)》




                          久久精品老熟妇人妻毛片
                            1.